1 工藝流程
彈線→清板→吊運→布板→切割→壓合→側焊→端焊→留洞→封堵→檢驗→栓釘→布筋→埋件→澆筑→維護。
2 勞作安排
勞作安排分兩組,組擔任運料,包含清料、倒運,直至依照施工進度準確無誤地將壓型鋼板吊運至施工部位,包含起重工為5人;第二組擔任鋪設,包含布筋、裁切、裝置、留洞。每3人為一小組,擔任一個節間,4個小組在同一作業層同時作業。下道工序綁扎鋼筋與澆筑混凝土時應留派專人對鋪設的壓型鋼板加強維護。
3 首要施工方法
?。?)先在鋪板區彈出鋼梁的中心線,主梁的中心線是鋪設壓型鋼板固定方位的控制線。由主梁的中心線控制壓型鋼板搭接鋼梁的搭接寬度,并決定壓型鋼板與鋼梁熔透焊接的焊點方位。次梁的中心線將決定熔透焊栓釘的焊接方位。因壓型鋼板鋪設后難以觀測次梁翼緣的具體方位,故將次梁的中心線及次梁翼緣寬度返彈在主梁的中心線上,固定栓釘時應將次梁的中心線及次梁翼緣寬度再返彈到次梁面上的壓型鋼板上。
?。?)在堆料場地將壓型鋼板分層分區按料單清理出,并注明編號,區別清楚層、區、號,用記號筆標明,并準確無誤地運至施工指定部位。
?。?)吊運時采用專用軟吊索,以確保壓型鋼板板材整體不變形、部分不卷邊。鋼結構設計采用3層一節柱裝置工藝,裝置壓型鋼板時與鋼結構柱梁同步施工,至少應相差3層。因此壓型鋼板吊運時只能從上層的梁柱間穿套,而起重工應分層在梁柱間控制。
?。?)采用等離子切割機或剪板鉗裁剪邊角,裁切放線時富余量應控制在5mm范圍內,澆筑混凝土時應采取辦法,防止漏漿。
?。?)壓型鋼板與壓型鋼板側板間銜接采用咬口鉗壓合,使單片壓型鋼板間連成整板。先點焊壓型鋼板側邊,再固定兩端頭,最終采用栓釘固定。
?。?)加強混凝土維護。